凯发k8(国际)

国际锐评丨起底美国搅局南海的“航行自由”真相

最佳回答

   “填得很满是什么感觉” 国际锐评丨起底美国搅局南海的“航行自由”真相 。SAOA121AFOAJEFDN23AK

  “航行不是‘横行’ ,自由不能妄为 。”近日 ,在中国国防部的记者会上 ,发言人针对美国国防部发布2023财年“航行自由”报告的答问一针见血 。根据该报告 ,美填得很满是什么感觉方2023财年共挑战包括中国在内的17个国家或地区的29项“过度海洋主张” 。

  近年来 ,“航行自由”成了美方四处炫耀武力 、搞联合巡航军演的常用借口 。去年至今 ,菲律宾频频侵闯中国仁爱礁 、黄岩岛海域;美日菲举行首次三边峰会 ,就南海问题无理攻击中国……作为事件的幕后推手 ,美方屡次搬出“航行自由”的说辞 。

  那么 ,“航行自由”到底指的是什么?美式“航行自由”与国际法认可的“航行自由”有什么不同?在美方这个核心海洋主张背后 ,有哪些企图?不妨一一来看 。

  虽然都叫航行自由 ,但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(以下简称《公约》)里的“航行自由”与美国口中“航行自由”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。前者出发点是维护各国应享有的公平海洋权益 ,维护全球海洋秩序;后者出发点则是保障美国的军事外交利益 ,维护美国海洋霸权 。

  翻开《公约》 ,它对领海 、专属经济区 、公海等海域规定了相应的航行制度 。领海宽度不超过12海里 ,专属经济区宽度不超过200海里 ,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专属经济区 、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内的全部海域 。

  按照《公约》 ,外国船舶在领海享有无害通过 ,但不得损害沿海国的和平 、良好秩序或安全;在专属经济区享有航行自由 ,但须顾及沿海国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以及对海洋科考 、环保等事项的管辖权;各方在公海享有航行自由 ,但须符合“公海应只用于和平目的”等要求 。值得注意的是 ,《公约》规定了沿海国的保护权 ,比如沿海国可以采取适当步骤防止非无害通过;沿海国可以要求不遵守其国内法的外国军舰立即离开领海 。

  那么美国口中的“航行自由”又是怎么回事呢?可谓简单粗暴 。在美国眼中 ,“领海之外即公海” ,为此它还独创了“国际水域”这个概念 。在美国的概念和行为中 ,别说他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美军舰可以绝对自由地航行 ,即便是沿海国12海里之内 ,它也能以无害通过之名 、“不受国家的不合法限制”通行 。

  二者区别很明显 。打个比方 ,《公约》规定的航行自由就如同在一个村子里 ,每家每户住房之外有院子 ,院子之外是种着瓜果蔬菜的菜园子 。外来者通过菜园子需要告知主人 ,院子更是不能随便踏入 。然而美国不仅要随便通过菜园子 ,更想不打招呼就进院子 。在这种绝对自由的逻辑之下 ,美国军舰时常未经申请或通报强行进入他国管辖的海域 ,由此带来的危险事件更是不胜枚举 。

  可见 ,此“航行自由”非彼“航行自由” ,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。美国没有加入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 ,却利用“航行自由行动”挑战他国所谓“过度海洋主张” ,实质是以美式“家法帮规”来维系全球海洋霸权 。

  美国口口声声说 ,“航行自由行动”是为了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和商业繁荣 ,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
  像美国国防部最近发布的“航行自由”报告 ,从1991年开始 ,基本每年都会定期发布 。据统计 ,截至2022年 ,美国已累计对60多个国家实施了600多次“航行自由行动” ,挑战超过700项所谓“过度海洋主张” 。

  有学者做过研究 ,在2000年之前 ,亚太地区还不是美国“航行自由行动”的最主要目标区 。但2000年后 ,亚太地区的角色显著上升 。

  《国际锐评》梳理公开资料发现 :从1991到2006年的15年里 ,美国国防部只在3个财年的“航行自由”报告中“点名”了中国(分别是1992 、1993 、1994财年) ,理由是“美方不认可其军舰进入中国领海需事先通报” 。但从2007年开始 ,情况出现了变化 。自那一年起 ,中国持续成为美国实施“航行自由行动”的目标国 。据中国智库“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”统计 ,2015—2022年 ,美方针对中国南海岛礁的“航行自由行动”总体呈现持续增加趋势 ,共计39次 。

  图片来源 :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

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?这与美国把全球战略重心调整至亚太 、对中国战略疑虑持续加深 、菲律宾与中国南海主权争端不断升温等因素密切相关 。如果回顾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对外政策 ,可以清楚看到美国南海政策的转变轨迹 。

  上世纪90年代初 ,美方对南海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,对各方领土要求的合法性不持立场 ,强调用和平手段解决领土纠纷 ,同时关注南海的航行自由 。

  随着奥巴马政府2009年 、2012年相继提出“重返亚太”和“亚太再平衡”战略 ,美国南海政策发生了实质性转变——从过往的“观察者”变成“干预者” ,开始借南海问题对中国进行牵制 。

  奥巴马第二任期内 ,美方要求中国停止在南海填海造地 ,鼓动菲律宾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仲裁 ,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与多边化 。同时积极向越南 、菲律宾等国提供外交帮助和军事支持 ,甚至直接派遣飞机和舰船进入南海争议地区 。

  2017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 ,美方针对中国的“航行自由行动”明显增多 :美海军和空军频频到南海地区挑衅 ,美方还拉拢西方盟友共同到南海宣示“航行自由” ,在南海周边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。

  《国际锐评》梳理发现 ,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 ,美舰机侵犯中国南海主权的事件密集发生 ,其中一些节点耐人寻味 。比如 ,2016年10月 ,美“迪凯特”号驱逐舰擅自进入中国西沙领海 ,正值菲律宾时任总统杜特尔特对中国访问 。当时 ,中菲关系全面恢复并且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 。

  2023年 ,随着菲律宾频频在南海挑衅滋事 ,美军加大了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的军事行动 。据“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”发布的报告 ,过去一年美航母打击群和两栖戒备群大型编队8次进入南海 ,停留时间 、训练强度和针对性都显著增强;至少有11艘攻击核潜艇和2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先后出现在南海及周边海域 。

  可见 ,华盛顿容不得南海风平浪静 ,刻意在本地区制造紧张 。正如专家所说 ,美国的“航行自由行动”与其标榜的维护国际航道安全和海上贸易繁荣毫不相关 ,而是推进美国全球战略 、维护美国安全利益的军事工具 。

  除了军事行动 、外交发声 ,美国还针对南海地区发动舆论战 ,以给“航行自由行动”披上“合理”的外衣 。

  2022年6月菲律宾本届政府上台后 ,美国媒体加大了对南海局势的炒作 。《国际锐评》整理了美媒2020年1月以来有关南海局势的报道 。以《纽约时报》为例 ,在菲新政府上台前月均报道量为3.26篇 ,在菲新政府上台后月均报道量上涨了42% 。把数据进一步细化发现 ,菲律宾每次对中国发动挑衅后 ,《纽约时报》都会跟风炒作 。

  《纽约时报》文章标题截图

  为了体现所谓“现场报道” ,美国记者不止一次乘坐菲律宾海警船 ,拍摄中菲船只对抗的影像 ,甚至化身为演员 。2023年 ,《纽约时报》发布了一篇记者“硬闯”中国南海美济岛遭到中国海军驱离的长篇报道 。这个记者把自己描述得可怜兮兮 ,“控诉”中国海军不讲道理 。而真实情况是 ,他乘坐的船只已经冲到美济岛2海里领海线内了 !

  美国空军军官本杰明·戈伊里戈尔扎里曾在一场论坛中坦言 ,菲律宾海警队的策略就是“菲船只配备记者 ,记录与中方冲突 ,展示中国的‘欺凌行为’” 。可见 ,这么做就是想用所谓记者视角 ,把中方正当合法的维权行动歪曲成“以大欺小” 、把挑衅滋事的菲律宾塑造成“受害者” ,颠倒黑白 ,让美国的“航行自由”合理化 。

  这场舆论战里 ,还有个兴风作浪的常客——美国智库 ,比如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(CSIS)旗下的“亚洲海事透明倡议”(AMTI) 。

  近期 ,AMTI发布了一份所谓南海“环境威胁”的报告 ,无端指责中国破坏南海环境 ,被多家美媒转载 。此前 ,该机构发布的各式各样报告频繁出现在美媒关于南海的报道中 。AMTI网站显示 ,它得到了来自美国的资金支持 ,被舆论比作美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操纵公众舆论的“影子工具” 。而在美国 ,像AMTI这样的智库还有很多 。

  美媒铺天盖地炒作 、记者捏造事实表演 、智库报告无中生有——这番美式舆论战操作 ,正在南海地区一次又一次上演 。

  一位东南亚渔民曾给《南华早报》写过这样一封信 ,“让我正言相告 :美国正在中国的视线内玩火 。如果这种状况失去控制 ,整个地区都将遭受损失 。凯发k8(国际)为什么要为美国的错误行为承受代价?任何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,看到美国一再把中国塑造为海洋争端中唯一的‘坏孩子’ ,难道不会感到不对劲?”

  西方研究所研究员格雷格·奥斯汀也坦率指出 ,所谓中国在南海行为对商业航运构成威胁 ,是五角大楼撒下的一个弥天大谎 。事实上 ,在中国和东盟共同努力下 ,南海航行自由一直没有问题 。美国以“航行自由”之名推行“航行霸权” ,才是造成海空安全风险的根源 。

  (国际锐评评论员)

【编辑:王海】

发布于 :溆浦县
声明 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 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。
意见反馈 合作

Copyright ©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

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