凯发k8(国际)

APP成畅游“拦路虎”引外国游客吐伽罗太华流出白色液体槽?上海参事建议改进

  长假期间 ,各大景点门店迎来了大批外国游客 。一路点赞中国美景美食的同时 ,不少外国朋友也在“吐槽”无处不在的APP 。比如吃个饭 ,伽罗太华流出白色液体只能下载APP扫码点菜;打个网约车 ,因没有国内手机号码而难注册 。

  “APP在国内各个消费场景大行其道的同时 ,却也成了外国朋友畅游中国的‘拦路虎’ 。”市政府参事顾晓敏去年曾专项研究境外人士支付便利问题 ,今年则专攻境外人士境内使用APP便利度调研 。

  在她看来 ,国内消费场景正日益数字化 、智能化 ,APP几乎成为商家门店的标配 ,而目前大多数APP服务的都是中国公民 ,缺乏针对境外人士的设计考虑 ,这给境外人士来华旅游 、消费带来困扰 ,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。

  来华旅游的日本吉野先生下载APP购买高铁车票 ,他用护照注册了身份信息 ,提供了邮件地址 ,等待了好久却显示待核验 。后来他专门跑到线下购票窗口 ,排了长长的队后 ,售票员才帮他操作完护照买票的流程 。“整个过程太麻烦了 ,体验很不好 。”

  “我申请了支付宝账号 ,但是没有中国电话号码 ,叫网约车都成大问题 。”英国游客瑞德在沪旅游时想打网约车 ,可注册老是不成功 ,最后请教中国朋友研究了半天 ,开通海外手机漫游服务后才走通了流程 。

  “在中国玩 ,好像哪里都离不开扫码这个动作 ,否则寸步难行 。”伊朗留学生米亚接待她的故乡朋友来上海玩 ,特地花了半天时间培训他们怎么使用APP ,却还是避免不了各种意外情况 ,“朋友逛到了特色茶饮店 ,柜台服务员就站在身边 ,可还是要扫码点单 ,喝个茶都不容易 。”

  “境外人士到上海的吃 、住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,然而在行 、玩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。”顾晓敏说 ,经过多方努力 ,目前已有效促进了多元化支付环境的形成 ,境外人士境内支付便利度正在提升 ,但是许多景点 、博物馆和文体活动都要通过APP预约 ,或用微信 、支付宝扫码支付 ,要求境外人士必须安装这些支付工具并绑定外卡 ,这又回到了必须采用移动支付的老路 ,与前期推进的多元化支付相矛盾 。

  顾晓敏说 ,她亲眼见到一位外国朋友到一博物馆参观 ,由于没有在APP预约购票而受阻 。博物馆工作人员告知他要安装支付宝来支付门票 ,但支付宝绑外卡需要2-3天时间 ,最后这位外国朋友不得不改变了一系列行程 。

  因为所入住旅馆和饭店都能刷卡 ,美籍游客艾兰一开始没有绑定支付宝 ,但是当他发现自己想玩的地方都需要扫码支付后 ,不得不去申请支付宝绑定外卡 。艾兰此行在推特上分享的旅游秘籍第一条就是 ,“来中国游玩 ,没有支付宝/微信万万不行 ,最好再申请个中国手机号码” 。

  记者采访发现 ,游玩途中若遇到APP障碍后 ,外国游客大多会请中国朋友或导游帮助解决 。团队游客有导游帮助还好 ,选择自由行的外国游客往往需要极强的社交能力和攻克难题能力 ,不少人会通过社交网络寻求帮助 ,顺便“吐槽” 。

  参事梳理发现 ,目前APP应用受到境外人士“吐槽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:一是许多APP都是基于国内公民的身份信息进行设计 ,没有把护照号纳入身份背书的范围 ,缺乏相应的数据库支撑 ,有的甚至没有设置英文操作系统 。二是境外人士具有较强的隐私保护意识 ,认为APP绑定身份信息存在泄露隐私信息的风险 。三是一些APP要求预先付费 ,一旦预先付费不成功 ,预约就无法进行 。

  “境外人士对国内APP应用 ,尤其是旅游支付和景点预约APP的意见 ,亟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。”顾晓敏认为 ,应该及时对APP相关设置和功能作改进完善 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,提升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能级 。

  “境外人士一旦进入国门 ,公安部门就已经掌握了基本数据 ,尤其是护照号码等 。”顾晓敏建议 ,公安部门与央行 、文旅等部门共享护照号码等基本信息 。境外人士在国内乘坐飞机 、高铁 ,进入文化活动场所及景点 ,进行消费支付 ,都应有护照号码的共享互通加以保障 ,形成高效安全的数据库 。

  其次 ,提高信息保护措施 。对违反相关信息保护法或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整治 ,严厉打击将个人信息用于商业或非法途径获利的行为 。市经信委和市通信管理局应会同有关部门 ,加强对各类APP ,尤其是APP平台企业的监管 ,对于以获取身份信息为主要目的 ,或通过APP进行广告推送的行为进行督查 ,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。

  参事调研发现 ,目前国内APP开发多是各自独立的 ,缺少集成化 ,使用者必须使用不同的APP才能完成预约 、游览 、点单等行为 ,既麻烦又不安全 。顾晓敏建议 ,向海南等地学习 ,集中开发一个“放心游”的旅游平台 。比如借用“随申办”APP开放一门式服务 ,无论是境外人士还是国内民众 ,只要进入“随申办” ,就可以完成预约 、购票 、乘坐公共交通 、支付等行为 。

  随着“无接触”经济兴起 ,许多餐饮店采取了APP点餐制度 ,这对于许多不熟悉APP操作的客人而言并不方便 。为此 ,参事建议 ,政府相关部门将点餐服务纳入营商环境营造的重要内容 ,鼓励餐饮企业提供菜单点菜 、APP点菜 、套餐等多种方式的点餐服务 ,并与多渠道的便捷支付相结合 ,让客人根据各自所需 ,享受到贴心的服务 。

  同时 ,多渠道推进文化场馆和景点的预约方式 。改进目前单一的APP预约方式 ,多渠道推进网上预约 、APP预约 、线下窗口预约等方式 ,让各类人群都能方便 、快捷地欣赏到上海的美丽景色和文化盛宴 。鼓励文化场所和各类景点开放线下窗口 。市文旅局应出台措施 ,鼓励本市文化体育场所和各类景点开放线下购票窗口 ,尤其应针对持护照游客和老年人开设专门窗口 。

  “很多商家在设计APP时 ,没有考虑到国际化应用场景 。”顾晓敏建议 ,积极推进APP平台外语操作系统建设 。鼓励打车 、租车类主要APP平台推进外语系统建设 ,在一些国际著名的网络平台以及机场等重要场所 ,向入境人士宣传上海的多元化服务 ,方便他们下载使用 。此外 ,对于公共交通 ,希望交通部门与国际支付卡机构加强合作 ,使境外人士可以直接用手机非接触信用卡就能支付乘车 。

  (原题为 :《畅游“拦路虎”?上海参事 :外国游客吐槽的APP该改进了》)

【编辑:吕德榜】

发布于 :全州县
声明 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 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。
意见反馈 合作

Copyright ©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

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