凯发k8(国际)

“民族资产解冻”这个40年前的老骗术何以还能骗?

最佳回答

   “女生吃钢筋的游戏” “民族资产解冻”这个40年前的老骗术何以还能骗? 。SAOA121AFOAJEFDN23AK

  以灵山下凡仙人自居 ,招揽信众传法施教 ,利用投资人的爱国热情 ,假借国家政策旗号虚构各女生吃钢筋的游戏类投资项目 ,蛊惑信众长年累月缴纳钱款……近期 ,北京警方破获一起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案件 ,抓获以左某红为首的嫌疑人13名 。

  据了解 ,左某红以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一处仿古四合院为据点 ,拥有数十名忠实信众 ,其所谓的“乡村振兴”等项目从未兑现 ,诈骗来的钱财多用于包装人设 、偿还债务 。

  警方介绍 ,该案件是一起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案 ,此类传统骗局是20世纪80年代的“老把戏” ,但近年来或披上迷信外衣 ,或借助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,活跃度依然较高 。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何以生生不息 ,如何做好防范?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。

  今年3月 ,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检查站民警对一辆进京小客车进行检查时 ,发现车内人员随身物品中有疑似“民族资产解冻”项目相关材料 ,立刻引起警觉 、开展调查 。随着警方调查深入 ,一起迷信类诈骗与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相结合的案件浮出水面 。

 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办案民警介绍 ,该案主要嫌疑人左某红于2022年起 ,以学习佛教文化等名义招揽信徒 ,场所在房山区某处的一四合院内 。经核查 ,该四合院为其信徒李某于2014年自建 ,外表看去是庄严的庭院风格 ,内部装修金碧辉煌 ,供奉着大量神佛雕像 。

  “左某红自称是灵山下凡的‘左大仙’ ,不定期地在四合院内会议室授课 、宣法 ,信众多为中老年人 ,被洗脑后对‘左大仙’深信不疑 ,甚至于不少年龄比‘左大仙’大的信众还坚信她是上辈子的妈妈转世 ,称她为‘老妈’ 。”办案民警说 。

  不仅如此 ,调查中民警发现“左大仙”还是“实力雄厚”的投资公司法定代表人 ,她于2014年8月注册成立壹叁伍零伍投资有限公司 ,并为自己“量身定制”了“中国金融投资行业资质等级证书”“中国诚信优秀企业家”“中国民生经济最具影响力品牌”等诸多假冒荣誉标牌 。当年 ,李某也是出于对左某红“投资实力”的认可 ,才将自建庭院提供给其免费使用 。

  经过人设包装 ,左某红开始向信众推广“乡村振兴”“区块链”等“民族资产解冻项目”拉拢资金 ,制定的最低投资标准为每月168.88元 。深受洗脑的信众们纷纷按时交钱 ,他们之中 ,许多人觉得这笔“投资”也可视为“香火钱” ,部分被深度洗脑的受众还时不时地额外再给“左大仙”转账 。

  然而 ,“左大仙”承诺的项目受益却从未发放 。审讯时 ,民警发现左某红及其下属市场部负责人等对“乡村振兴”一概不知 ,虚构项目的行为不攻自破 。据其交代 ,收来的钱款大多用于偿还近年来装修庭院的费用 。

  办案民警介绍 ,在持续高压打击下 ,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活动空间不断被挤压 ,传统的线下“口口相传”招揽活动已经很少 ,但一些不法人员将“老骗局”披上“新外衣” ,仍然可以快速俘获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特定投资群体的信任 。

  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始于20世纪80年代 ,主要特点是利用投资人的爱国热情 ,假借国家政策旗号虚构各类投资项目 ,利用受害人“以小博大”心理 ,诱骗缴纳“启动资金”“会员费”等投资 ,声称缴纳几百元就能获得数十万 、上百万元回报 ,从中牟取非法利益 。

  那么 ,此类诈骗活动何以生生不息?

  记者调查发现 ,原因之一是特定投资群体仍然存在且数量庞大 。2017年 ,警方侦破“云数贸”特大传销案 。2011年 ,宋某某化名“张健”建立传销制度命名“云数贸” ,2012年开始发展会员并创办“云数贸联盟网” ,下线超过130万人 。宋某某被打击处理后 ,其他不法人员利用其当时建立的庞大层级和群体 ,继续编造项目发展新的受害人 ,逐渐演变成新型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犯罪 。

  “由于‘民族资产解冻类’诈骗投资金额通常不大 ,很多投资人觉得即使一个不行 ,也会有成功的项目 ,抱着‘宁可信其有’的心态长期陷入其中 ,投的项目越来越多 。”办案民警说 ,虽然投一个项目可能只是几十元 、几百元 ,但由于人数众多 ,总体涉案金额巨大 。

  统计显示 ,2023年以来 ,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此类案件260余起 ,打掉犯罪团伙180余个 ,涉案金额达到15亿元 。

  原因之二是“新壶装旧酒” ,“新项目”紧跟大形势 。记者采访了解到 ,当前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惯用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,行骗精准度更高 。通过梳理多起案件发现 ,犯罪分子境内外勾连 ,由国内代理人建立传销式层级拉拢投资人 ,境外团伙炮制虚假“民族资产解冻”项目 ,待凑齐“国内代理人+涉诈APP+讲师+小众或境外聊天软件”这一组合后 ,便开始实施讲课洗脑 ,骗钱“收割” 。

  据介绍 ,其中 ,境内代理人会通过线上形式定期给投资人上课 、开会 ,紧跟热点讲授国家大政方针 ,一旦境外团伙开发出了“新项目” ,就抛给投资人 ,对此深信不疑的投资人便开始争相投资 。此前吉林警方破获的一起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案件中 ,犯罪团伙编造“十四五数字经济养老”项目进行诈骗 ,诈骗分子不仅杜撰数字经济中央决策部这一虚假单位 ,还伪造与国家领导人合影 。

  记者了解到 ,在行骗过程中 ,国内的各级代理层层收取“提成” ,其余资金则转向境外 。其中 ,有的代理人为了逃避法律风险 ,自己也会进行一定量的投资 。

  原因之三是不法人员编纂话术反制 ,增加迷惑性 。记者发现 ,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通常离不开深度洗脑的关键一步 。在“左大仙”案中 ,左某红以宣传佛法“铺路” ,甚至还请来假和尚给信众上课;警方走访被骗事主时也发现 ,一旦投资人对项目产生怀疑 ,或是有亲戚朋友 、民警进行劝阻 ,不法人员就会以“这是组织在考验你 ,没有经过考验就不能分钱”“要为国家严格保密”等话术进行进一步精神控制 ,使得绝大多数投资人难以分辨 ,最终落入圈套 。

  近年来 ,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加强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案件打击力度 ,成功打掉一批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团伙 ,查明一批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项目 。今年初 ,公安部公布第一批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项目及涉诈APP名称 ,主要涉及“圆梦行动”“云数贸”“智天金融”等78个虚假项目 。

  在打击惩治的同时 ,各地公安部门不断加强防范宣传 。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在反诈宣传中建议 :

  即凡是打着类似“民族资产解冻”旗号进行敛财的 ,让你交钱的 ,不管钱多钱少 ,均是诈骗;凡是自称党中央 、国务院领导干部 ,通过电话 、微信 、电子邮件 、QQ等方式进行所谓“委托”“授权”“任命”的 ,均是诈骗;凡是声称缴纳数十元 、上百元会费就能获利数万元 、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的各类基金会 、项目 、App ,均是诈骗;凡是转发鼓动 、宣传所谓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相关信息或组建相关微信群 、QQ群招募会员 、收取费用 、进京聚集的均涉嫌违法犯罪 ,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查处 。

  受访法律人士和办案民警表示 ,针对当前新型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犯罪特点 ,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铲除滋生土壤 。

  一方面 ,针对此类犯罪活动向更加隐秘的网络侧发展趋势 ,要督促社交平台落实主体责任 ,加强内容把关 ,特别是网络直播平台要完善巡查机制 ,掐断“民族资产解冻类”诈骗引流账号渠道 。办案民警表示 ,许多中老年人是在刷短视频 、直播过程中发现此类投资信息 ,进而成为受害群体 。

  另一方面 ,受访人士呼吁家庭和社会关爱老人 ,筑牢防范诈骗的“防护墙” 。警方通过走访大量受害事主发现 ,投资人多为老年人 ,缺乏子女关心 ,又有着老有作为 、体现自身价值的迫切需求 ,为不法分子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 。“每一起中老年人受骗的背后 ,都有家庭和社会的失职 。”办案民警说 ,陪伴胜于一切 ,老人和子女间相互体谅 、加强沟通 ,子女掌握老人的生活情况 ,就能够有效避免老人被骗 。(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鲁畅)

【编辑:王子久】

发布于 :柳州鱼峰区
声明 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 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。
意见反馈 合作

Copyright ©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

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